所谓相对存在理论主要思想是说:任何事物都是相对存在的,当一事物影响到另一事物,就说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存在,否则就不存在。并且可以计算出知识度(对了解程度的一个度量)。每一个事物有一个自己的存在世界(存在参照系),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存在世界。当一个存在世界被分割(隔离,并不再有信息交换)成两部分时,这个存在世界就被分成了两个不同的存在世界。当两个存在世界合并(建立信息交流)成一个存在世界时,将发生相互认证,并重新认证各存在世界的事物的存在状态。因此,相互认证是不同存在世界合并的过程。不同的存在世界通过相互认证来统一对事物存在状态的认同。对同一个事物的存在状态不同的存在世界有不同的存在状态理解(根据对此事物的信息即知识度)。这个认同过程遵循对同一事物知识度小的服从知识度高的对同一事物的理解。

举个例子:
薛定谔的猫实验
封闭的箱子里的世界与外面的世界是两个不同的存在世界
用I(t)来表示在t时刻里面世界的对猫的死活状态的理解
用O(t)来表示在t时刻外面世界的对猫的死活状态的理解
用S(t)来表示合并世界在t时刻对猫的死活状态的理解
t1是打开箱子时刻(即合并两个存在世界)
当光子进入时里面世界认为猫活或者死必是其一(假定是死)
D、L分别代表死活
I'(t)、O'(t)分别表示在t时刻里外对猫死活的事件的知识度

那么有
打开之前有
I'(t)=1
O'(t)=0
I(t)=D
O(t)=1/2L+1/2D

打开之后为
S(t)=u(I'(t)-O'(t))I(t)+u(O'(t)-I'(t))O(t)=I(t)=D

其中u(t)当t<0为0,当t>=0为1.
abs()是绝对值函数

解释如下
当我们打开箱子的时候两个世界合并取知识度大的为共同认知,打开箱子时外面对猫的死活的认知跃变为里面的认知,对外面的世界来说里面的世界从不存在跃变为存在。

注意1:不同的存在世界对同一个事件有不同的存在认知
注意2:这儿不必引入意识的参与

波函数的塌缩并不是意识的观察引起,而是不同存在世界的合并引起。合并世界里对以前的任何一个存在世界的知识都不会否认。

这个理论可以合理地解释量子力学的几乎全部的实验
它抛弃了绝对存在,因此而使得确定与不确定成为相对的,并不再需要意识的参与使存在具有客观性.

我们再看一个例子,
B世界是A世界的将来,当A世界趋向于B世界时,A世界的不确定跃变为确定,由此我们知道了时间的箭头就是指向不确定。时间就是不确定变为确定的度量,就是知识的度量。

再看看围绕贝尔不等式的实验,用相对存在的观点看,爱因斯坦并没有错!当然,玻尔也没有错!问题是两个人的解释是相对于不同的存在世界,玻尔的解释是对于外部世界的(也就是我们的世界),而爱因斯坦的解释是相对于粒子的世界的。